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罕见“倚坐式托塔天王像” 千年后现身成都宽窄巷子

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

近日,距离宽窄巷子不远处的下同仁路古遗址,经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大量南北朝至唐时期的石刻佛像现身,个别造像还有贴金;其中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在国内极为少见。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该遗址位于下同仁路,北与实业街相邻,东南方向距宽窄巷子街区约200米。同时,遗址区东部的地表现保存有一段城墙体,南北长约45.5米、最宽处约23.5米,最高处约6.7米。据悉,2012年市经考古队确认,其属于唐代晚期以来修筑的罗城西墙。

市考古队现场领队易立介绍,本次发掘出土瓷器、陶器、石造像、建筑材料和钱币等生活遗物,尤以编号H3和H6的两个灰坑最为重要,坑内埋藏大量石刻佛像。他表示,H3灰坑内发现的石刻佛像约有50余件,有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这些造像均为红砂石质地,个别造像外有贴金,雕刻精美,弥足珍贵。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石刻佛像中有一件背屏式造像有南朝“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发愿文题记;同时,另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在国内极为少见。易立表示,从初步判断结果看,这批造像的时代集中在南北朝至唐之间,且多数造像属于南朝时期;不过,从坑内伴存出土的瓷器判断,H3的埋藏时代在五代至北宋初。此外,H6灰坑内出土了30余件石刻残件,其中罗汉头像较多,时代多属唐代。

易立介绍,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从文献可知,南朝当时属于佛教文化中心,对北朝佛教艺术曾产生过很大影响。然而,与北朝造像的丰富遗存相比,南朝造像实物资料极为稀少,目前已知的南朝造像多集中在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不过,目前能看到的总数也仅七八十件,且很多造像的出土缺少科学考古发掘依据。他表示,此次H3灰坑内发现了数十件南朝造像,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和层位关系,为学术界进一步认识南朝造像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图为考古现场出土的佛像,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