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马山壮族刺绣迈向市场化国际化 千年"壮绣"展新美

千年“壮绣”展新美——马山壮族刺绣迈向市场化国际化记

绣娘展示精美的壮绣工艺品。 记者 文彩云 摄

一双双巧手,在织布上穿梭舞动,绣出庄严肃穆的壮族图腾,绣出岁月的记忆和民族的精华。

针线相连间,绣娘们娴熟的动作,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绣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期许。

12月23日,记者走进马山县西华街的壮美坊壮绣工厂,领略到了马山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如今,拥有千年历史的壮族刺绣不仅散发着艺术魅力,迈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在世界大放光彩。10多年来,马山壮绣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运用市场方式 传承文化遗产

与很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壮绣也一度濒临失传。

壮美坊的主人蓝淋的奶奶、外婆都是壮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壮绣之美,跟着老人学习刺绣。

长大后,从事服装制作的蓝淋依然爱好刺绣,但她发现年轻人几乎对刺绣不感兴趣,于是萌生了要把传统壮绣继承和发展下去的念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化传承!如果不能被市场接受,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不能养活刺绣工人,传承是不可能的。”1998年,蓝淋在亲友的支持下,在马山县城成立了壮美坊壮绣工厂——目前马山壮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基地。

然而,传统工艺的市场之路异常坎坷。

“你这些东西的确好看,但是摆在哪里都不合适。”

开业之初,蓝淋带着业务员四处奔走,上门推广壮绣产品。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耗尽绣娘心血的绣品居然无人赏识,一两年下来,仓库里堆积了近万元的绣品无人问津。

这时,一位苏绣界的客户转来一单“救命”生意:要求壮美坊按照苏绣的要求完成一批工艺品。

苏绣采用丝线,绣品细腻而逼真;而壮绣使用棉线,绣品抽象而大气。为了生存,壮美坊接下了这单生意,最终的成品虽让蓝淋不满意,但生意做成了。

从小时候跟老人学手艺,到给自己和小姐妹们做几件壮绣衣服,再到开办壮美坊,蓝淋的成长从未离开过壮绣。继续接苏绣的单子,壮美坊可以生存,但马山刺绣有可能从自己手中断代;继续做壮绣,绣品又有谁愿意买呢?

残酷的现实让蓝淋明白了一个道理:传承文化遗产,守护文化记忆,必须熟悉市场运作方式。

于是,她和团队走遍广西四处寻访搜集壮绣绣品,并在此基础上,请来自不同地区的专业设计师,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到壮绣产品的中,让壮绣拥有更多的实用性和时尚感。

新产品出来后,免费送给客户样品试探反映。不久后的一个早上,蓝淋接到了反馈电话:“这批靠枕样品大家反响很好,你们可以放心量产了。”

这,是绣娘们第一次尝试量产实用的壮绣。

民族融合时尚绣品走向世界

传统壮绣主要有富贵花、太阳纹、水波纹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图案,花纹图案多为花卉、蝴蝶、鸟兽鱼虫等,用色浓艳。现在,马山壮绣一方面坚持民族特色,一方面在作品中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创新图案,调整了绣线颜色,市场大门亦随之拓展。

一次,一家五星级酒店找到壮美坊,称需要一幅高7米、长逾10米的壮绣作品摆放在酒店大堂。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壮美坊集合全部高水平的绣娘分工协作,每绣一段花纹就必须重新对齐。

绣品的图案和主色彩由设计师设定,但小的细节需要绣娘们自行发挥。在绣到一个绣球纹饰时,绣娘蓝洁建议垫上一块布再绣。没曾想试绣的效果非常好,绣球纹饰显得更有层次感。半年后,这幅作品终于完工,客户连声赞叹。

“大家觉得这个包能卖多少钱?”

2010年盛夏,一个长不过十几厘米的手包被摆到了壮美坊几位顶尖绣娘的面前。坐在矮凳上的绣娘黄丽琴左手接过手包,右手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活计。看了两眼后,黄丽琴又把包递给别人:“手感是不错,最多不过千来块钱吧。”

但答案让绣娘们大惊失色:这是一款国际知名品牌的手包,市场售价近1.5万元。

“我们做的手工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在法国,我们在马山。”这个比一头牛还贵的手包,让绣娘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要让壮绣这一民族特色手工艺,由国内走向国际。

为此,马山壮绣除了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更注重推广。

2008年,马山壮绣手工艺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政府指定礼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政府指定礼品。

2011德中文化交流年的时候,德国征集中国优秀民间艺术品到该国展示。马山壮绣送去后,德国人一看就喜欢上了,后来有80幅壮绣作为中国最美的民族手工艺品在德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目前,马山壮美坊出品的壮绣手工艺品在东南亚、欧美、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近几年,每年出口销售额达五六百万元。

“守护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留住最精华的民族特色,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于马山壮绣市场化和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蓝淋感受颇深。

“壮绣”走上市场传播民族文化

深冬的夜晚,马山县城万籁俱寂。年逾六旬的绣娘蓝美林悄悄起床,头顶着一盏矿灯,拿起一件即将完成的绣品“南宁之光”,一针一线地刺绣。

这并不是在赶工——壮美坊很少接受订单,通常都是绣品完工后才考虑销售。“越绣越好看,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想着早一点绣出来给大家看。”蓝美林说。

在绣娘蓝美林眼中,壮绣并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曾在广东打工的绣娘罗月小,这两年来也在壮美坊学起了壮绣,一边拿工资学手艺,一边照顾家小,现在上初中的女儿也跟着学了。如今,蓝淋的工厂吸引了当地不少妇女加入,长期固定工作的绣娘有100多人。公司在订单多时,还会以计件的形式把产品外包给当地妇女,在闲暇时挣些零花钱,让马山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学习壮绣,自觉地传承起这门古老的手艺。

在蓝淋为代表的传承人眼里,壮绣也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既拓宽了就业还传承了传统。

“2008年中国-东盟博览会选择了马山壮绣作为纪念礼物,赠送各国政要和各界嘉宾,那时马山整条街上的人都在飞针走线。”马山县委书记李兵介绍,这几年马山壮绣产品扩大了马山的影响,传播了民族文化。马山还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及大型活动,把壮绣工艺变成一种可以观赏的、带有表演性质的工艺。在即将举行的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第八届文化旅游美食节上,将展出近年来出品的部分经典马山壮绣作品,亦会有绣娘现场献技,供游客赏鉴。

在地方政府眼里,壮绣也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其更大的意义是通过这一文化符号,向世界传播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