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甘肃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5处文物点因新晋世界遗产名录而一时“名声大噪”。近半年来,慕名前往这些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由此引发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成为官方需谨慎面对的问题。
“2014年麦积山石窟游客人数达到60多万,最多的一天人数达到2万。人太多了,这是非常危险的!”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王旭7日以麦积山石窟为例提出,甘肃5处新增世界文化遗产须尽快建立游客承载量研究和预警体系的紧迫性。
王旭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从去年6月份申遗成功以后持续到去年底,这些文物点才开始逐渐对外宣传,在很多人对这些地方尚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申遗成功的5个文物点游客人数较此前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
对外界而言,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甘肃5处文物点在半年前多处于“深藏闺中无人知”的尴尬状态。记者了解到,由于远离居民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多种因素制约,普通游客很难前往这些文物点进行参观,有的甚至是在申遗进程中才有对外开放条件。
此前有专家分析认为,正是这种“与世隔绝的交通不畅”才保证了甘肃一些珍贵文物保护的相对完整性。不过令一些网民忧心的是,晋升世界文化遗产后的这些文物点是否也会像其他知名景区一样在过度开发中落入人满为患的窘境,甚至可能由于“名声大噪”而饱受威胁。
“应客观对待‘世界文化遗产’响亮的名头带来的影响。”王旭认为,这一“光环”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更高更重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让全世界的力量来保护这些对人类有突出价值的遗产。同时,这个“名头”为遗产所在地提供了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
“知名度带来最为关键的价值还是对这些文物点自身的升级保护作用。”王旭表示,成为“世遗”后的这5处文物点将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和操作指南的要求进行保护,要求更高、标准更高,客观上对提高甘肃文物保护和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针对5处新晋世界遗产地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威胁,王旭称应从“监测预警体系和游客承载量研究”两方面着手应对。他说,为了避免因旅游开发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破坏,世界遗产在管理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对文物本体环境、自然灾害、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多种监测。
“游客承载量研究”对于旅游人数比较多、旅游活动频繁的遗产保护和控制游客人数意义重大。王旭解释说,游客人数太多一方面会对文物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游客的参观质量。只有合理限定旅游人数,并实施提前预约,才能较好地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