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2015年中国“印度旅游年”启动 市场增长潜力大

原标题:2015中国“印度旅游年”启动

2月2日,印度驻华大使馆举办中国“印度旅游年”开幕式,这标志着为期两年的中印互办国家旅游年活动正式开始。

记者从开幕式上了解到,中印两国互办旅游年是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访印期间与莫迪总理达成的重要共识。根据共识,2015年在中国举办“印度旅游年”,2016年在印度举办“中国旅游年”。

旅游年举办期间,双方将联合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打造受两国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拓展两国旅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双向游客往来,使旅游交流成为发展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旅游市场增长潜力大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加在一起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印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旅游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近年来,中印两国交往不断加深,但是相对于两国的人口,两国人员往来的规模还远远不够,每年到访印度的中国游客数量,与中国庞大的出境旅游市场还不相称。2014年1~11月,印度旅华人数为64.56万,增长3.6%;中国公民首站访问印度的人数为12.46万,同比下降4.23%。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大部分中国人对印度了解不多,中印之间在宗教、习俗、饮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近年来印度国内涉及安全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的不良影响。

而此次中国“印度旅游年”的启动,或将改变这种状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出席开幕式时表示,差距是潜力也是动力。和中国一样,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充满希望的发展中大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印度有32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雍容华丽的泰姬陵、气势恢宏的红堡、巧夺天工的埃洛拉石窟,都令中国游客流连忘返,印度的歌舞、瑜伽、电影,也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汪洋希望两国携手努力,顺应双方人民的殷切希望,把旅游年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办出水平,做大旅游市场的蛋糕。

印度总理莫迪也对此充满信心。他发来视频祝贺“印度旅游年”开幕。他表示,在新的历史阶段,印度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这需要两国人民互相多看看,多了解对方。2015年是印度旅游年,希望中国游客来印度探寻不胜枚举的名胜,感受不可思议的印度。

双方共掀中印旅游热潮

旅游年期间,中印两国旅游部门将本着认真、务实的态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掀起中印旅游热潮。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开幕式上表示,中方愿意与印方一道,建立良好的旅游合作机制,争取今年召开中印旅游部长会议;相互支持旅游宣传推介,在媒体资源、广告渠道、展会平台、旅行商邀请等方面互利互惠,中方邀请印度作为201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主宾国参展参会;积极开发适合对方游客消费需求的观光、度假及医疗、体育等特色旅游产品,支持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旅游景区景点、酒店餐馆、旅游大巴等;共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中方愿支持和协助印方增加中文导游、中文标识、中式餐饮等;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及时沟通信息,开展旅游保险和救援救助合作;共同推动旅游签证、旅游航空等便利化,让两国游客互访更便利、更温馨。

在李金早看来,中印未来旅游合作空间“极其广阔”。预计2016年中印双向旅游交流人数有望突破100万人次。“相对于两国25亿多的人口,100万还很少。”

为此,印度也将不遗余力。印度外交部长苏诗玛·斯瓦拉吉表示,加强包括双方游客交流在内的人员往来,是不断增强两国彼此了解与信任的重要途径之一。印度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文明古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国内气候多样,各地景观也各有特色,欢迎中国游客到印度旅游,深入了解印度。

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对此也有同感,他表示,中国出境旅游游客数量巨大,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大国和文化古国,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在2015印度旅游年举办期间,印度旅游部门将在中国各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工作,希望可以进一步拓展两国旅游业的合作,期待更多的中国游客到印度参观游览。

此外,旅游年期间,中印双方还将联合打造一批受两国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如与公元7世纪中国僧人玄奘相关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是植入民族集体记忆的美好童话。我国还将支持民航企业开辟更多的直航航线,增加更多航班,鼓励企业赴印开展旅游业的投资合作,拓展领事保护、紧急救助、游客保险等方面的合作,全方位提高中印旅游品质。此外,在两国高层的推动下,印度签证限制有望放宽,出入境手续将得到简化,语言、饮食、通信、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也将得到提升。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