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修武县背依南太行山,奇峰罗列,峡谷纵横,生长出无限绝美风光。
作为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原名县,修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河南省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云台山的聚集效应
史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大军途径宁邑时突遇大雨三天无法行军,武王就地屯兵练武,还把时称宁邑的驻扎地改为修武。
修武境内自然资源以山水峡谷著称,尤其是云台山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张名片,蜚声海内外。
“云台山,峡谷奇观”这句响亮的口号,不仅带动景区的腾飞发展,更为修武县整体旅游产业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云台山为修武旅游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在改革开放中大放异彩。
“这里以前还是一个大深沟,现在已经是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去年五月开始营业,常常是一房难求啊。”云台山景区工作人员小王告诉记者,云台天阶国际饭店外观和山体颜色相协调,精致典雅的风格为整个服务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修武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修武聘请了相关专门机构对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希望进一步发挥云台山的旅游产业集聚效应。
据了解,投资120万元聘请一流规划团队编制的《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总体规划》已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的云台山国际文武学校已建成投用,云台山地质博物馆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修武县旅游局局长毕东林表示,修武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具体的协调议事制度,每年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方案,明确牵头部门每月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景城融合”开创新格局
事实上,修武除了云台山,境内还有青龙峡、峰林峡、圆融寺、当阳峪窑址、胜果寺塔、百家岩寺塔、汉献帝禅陵等历史悠久但不著名的景区景点。很多宣传营销工作还要大力去推进,也需要进一步与县域整体发展定位结合起来。
修武县旅游局局长毕东林介绍,修武已经把“景城融合”作为一个发展战略去部署,成立了“景城融合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景城融合”工作,明确组织、政策、交通、人才、环境、金融和产业七大支撑,并细化到62个具体项目,全县所有工作围绕“景城融合”这一载体来推进、落实,通过“抓两头,强中间”,推动产城互动。
据了解,修武的特色商业区等城区建设步伐换挡提速,圆融寺文化旅游园区建设项目驶入快车道,百家岩综合开发项目、当阳峪窑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正酣。同时,主打“休闲养生牌”的青云养生谷规划已经完成,将休闲养生项目进行集约、集聚发展。城区内,新建设的宁城公园环境优美,亭台楼榭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面对郑云高速稳步推进、郑焦高铁通车在即这一重大利好消息,修武旅游正努力借势郑州、焦作、新乡、晋城四市2300万人口的半小时交通圈,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旅游富民”成为强音
从国家级贫困村到人均收入6万元,从石子路、旱厕到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来到修武不得不提岸上村。
隐在群山中的岸上村,延续着中国豫北民居特有的传统风貌。作为修武旅游发展的重点村,该村成立了专门的环卫队,村内建成了大型垃圾集中收集站,投资132万元建设的人工湿地已投入运营。今年,天然气户户通工程已全面启动,三线地埋工程开始破土动工,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于一身的“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灯”也将陆续安装。
岸上村田园牧歌宾馆老板李菊意是土生土长的岸上村人,对于该村发展旅游如数家珍。李菊意说:“2002年,云台山景区为了保护核心景区,要求我们搬出了小寨沟。我后来就盖起了田园牧歌家庭宾馆,这几年政府也很重视,现在我的宾馆已经上了三星,我也被推选为焦作市的人大代表。没有旅游,咋会有这样的好日子?”
据了解,如今,李菊意的宾馆总营业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床位拥有量近300张。旅游旺季,在酒店打工的人员就有40多人,每年数百万元的固定收入。
在修武的七贤民俗村,记者遇见了一对经营美食店的小夫妻。美食店吸引了很多游客。店主告诉记者,夫妻俩都是修武本地人,大学毕业以后本来准备到外地发展的,回家探亲刚好碰到七贤民俗村正在招商,便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
据了解,去年7月,这对小夫妻成了七贤民俗村第一批商户,小店开起以后生意红火,特别是8月初民俗村举办的台湾美食节给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效益。
目前,修武投资300万元聘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七贤民俗文化村总体规划》。
记者获悉,修武县刚与重庆同元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城区建设“云台古镇”项目,这是一个体现修武“千年古县”独特文化的旅游综合服务体,必将进一步带动当地百姓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