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新疆“石城子”被证实为汉代疏勒城 发现链渣

原标题:新疆“石城子”被证实为汉代疏勒城 发现链渣

说到“疏勒”,了解新疆的人一定会想到喀什地区的疏勒县。可史书中记载的疏勒城,并非现在的疏勒县城。那么,史书中记载的抗击匈奴的疏勒城到底在哪里呢?

记者近日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2014年9—10月间,该所的考古人员来到距现在疏勒县城2000公里以外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一座被当地人称作“石城子”的地方进行考古挖掘。参与考古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馆员胡望林﹑田小红十分肯定地说:“通过考古挖掘出的遗迹遗物,证实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的石城子就是汉代的疏勒城。”

石城子遗址位于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河坝沿村南的麻沟梁上。平面为不甚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260米、南北长约380米,面积约80000平方米。因城内有露出地表的岩石,俗称“石城子”。纵观整个地形地貌,它背靠天山,三面临峡谷,极为险峻。目前城内大部分已被辟为耕地,破坏严重,仅残存西、北两段墙体。

疏勒城在历史上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耿恭率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曾在这里立下过不朽功绩,以极少的兵力抗击百倍于己的匈奴,击败了敌方长达7个多月的围攻。汉代将士之英勇,战斗之惨烈,让后人铭记。最终,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孤军获胜的战例奇迹。为疏勒城在平定西域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史料显示,疏勒城历经汉、魏、晋、隋、唐诸朝代。考古人员曾在城内地表采集到筒瓦、板瓦、方砖及大量的夹砂灰陶片,器形有罐、盆、瓮、钵等,并且还有炭精虎饰和完整陶器,这些器物都具有较为典型的汉代风格。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传统考古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航拍、RTK测量等科技手段对石城子有重点的进行了清理发掘,包括古城西墙南段遗存以及城内西北部区域。清理出城墙、壕沟、房址、灰坑、柱洞、车辙、夯窝等遗迹,出土了包括板瓦、筒瓦、瓦当、釉陶器等一批文物,以板瓦和筒瓦残片居多。这些板瓦和筒瓦残片相当坚硬。筒瓦的瓦舌经陶轮旋转,器表多为绳纹,内壁为布纹。另外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

田小红说:“通过我们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石城子古城遗址城东和城南临深涧,城外建环壕,据以天险,易守难攻,军事色彩浓厚,对外防御功能很强。而且依山通交河古城,战略意义重大,是耿恭选择抵御匈奴的理想之处。涧底蜿蜒流淌的麻沟河更与《后汉书》中记载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相互印证。在发掘中发现城内依托北面和西面城墙建了一个子城,城东﹑城南临深涧,城外环绕壕沟,这种边城形制与汉文帝时晁错倡议的‘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十分相符,军事防御功能十分明显。再结合此前采集到的长度达40厘米至59厘米的板瓦和筒瓦,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建筑物规模是很壮观的。因此我们认定,石城子古城遗址就是汉代‘疏勒城’。另外,我们在古城内还发现炼渣,城外西侧发现陶窖,表明古城已不仅仅具有军事城堡的性质,古代居民在这里从事生产,他们的制陶业也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社会经济的能力。”

据田小红介绍,今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在这里进行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以期有更多的收获。(本报记者 王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