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的新溪村街道。
花楸村有川西最大古民居群“李家大院”。
屈氏庄园的防御角楼。
中国现有近270万个自然村,其中2555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界定为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是中国农业文明积淀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资源。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过去十年间,我国自然村落从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就有200多个村落消失。目前,我省传统村落已全面展开保护工作。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村落如何进行适度旅游规划,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游客,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近段时间,记者走访了三个样本村落寻找答案。
样本1· 泸县兆雅镇新溪村(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传统村落)
优势:重要的水运码头,街道整体保存完好劣势:留守人口少、寂静、冷清、宣传力度不够
泸县兆雅镇新溪村是记者调查的第一个传统村落。走进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街面由一块块青石板组成,每块长约3米,横砌于街面。走在街道上,记者看到,居民房屋均为木制结构,临街而建。“整条街道就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从明朝晚期到清朝、民国再到文化大革命……各个年代的房子你都能看到。”新溪村老村支书杨家林告诉记者。
和众多古街道村落不同的是,新溪村是长江上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上起宜宾,下至重庆。“明清时这里极度繁荣,往来的商贩、船夫等流动人口近2000人。”杨家林说,300多家木材铺、棺材铺、盐店、肉店、米行、水烟馆等让新溪村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木材、食盐和粮食集散地。
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如今却变得人烟稀少、非常冷清。当天,街上只有两户人家开门营业,卖一些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大多数房屋都大门紧闭,街上不见人影,十分安静。说到这里,杨家林一声叹息:“现在全街只有50多个人了。”谈其原因,杨家林表示主要是因为旧房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需要,大部分房屋都已年久失修,一些村民将其遗弃,直接修建新房,而大多数人则搬到集镇或县城去了,“再不来看一看,新溪村就要消失了。”
样本2· 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传统村落)
优势:自然环境优越,古院落价值高劣势:交通不便、知名度较低、旅游开发力度小
记者调查的第二个样本是平乐古镇附近的一个村落—花楸村。这个山势挺拔,丘陵起伏,有多条山涧小溪的山地村,是2012年成都市唯一入选 “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的村庄。据村支书刘本金介绍,全村以茶叶、竹林为主要产业,村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访当天,汽车在山路上蜿蜒盘旋,一片片茶园、竹海映入眼帘,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而后到访的李家大院、徐家大院等古院落更是氛围浓厚,像一片返璞归真的世外桃源。以现遗存的明清时代 民 居 代表—李家大院为例,院落现存 占 地 面 积13000多平方米,房屋149间。“建筑风格为川西民居样式,台、梁、阁等建筑构件均为木质材料。院内木雕、石刻等工艺精湛,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刘本金说。
花楸村距成都市区101公里,距邛崃市区28公里,是平乐镇最远的行政村。平乐镇党委副书记左猛告诉记者,大多数游客都知晓平乐古镇,但对14公里外的花楸村却从未听闻。“即便知晓,又或者愿意前往游览,但狭窄、陡峭、蜿蜒的山路也会降低游客的积极性。”左猛说,14公里,成为了阻碍平乐古镇游客前往花楸村游览的一道障碍。
样本3· 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国家公布的第二批传统村落)
优势:地主庄园数量多,历史价值高劣势:旅游规划不完善 配套设施不健全
地处泸县县城以北的方洞镇石牌坊村,是记者调查的第三个样本。方洞镇地主庄园数量达48个,石牌坊村就占了其中的13个,其中以屈氏家族历经几代人营造的屈氏庄园最为出名。
采访当天,远望屈氏庄园,两座高大的碉楼十分醒目,庄园的墙壁上布满了弹洞,大门石柱上对联已经脱落,残缺不全,唯有正中的“醒庐”二字格外醒目。据屈氏庄园文物管理所所长何天荣介绍,屈氏庄园共占地30多亩,内外有围墙3层,庄园内有大小花厅、天井30多个,共有房屋180余间。
泸县文物局文物保护股股长徐朝纲告诉记者,屈氏庄园是我国民间高墙防御建筑在川南地区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我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之一。庄园的雕刻、绘画、装饰等,反映了当时思想和信仰。
在当天的探访中,记者发现,和大邑县已经打造成型的旅游景区刘氏庄园相比,屈氏庄园目前还没有任何旅游配套设施。庄园里外均没有旅游指示牌、旅游线路地图、停车场、售票窗口等,也没有任何农家乐供游客食宿。何天荣表示,以庄园保护为前提的适度旅游规划目前还停留在图纸上,进展较为缓慢。
问题分析
走旅游致富路传统村落为何困难重重?
以新溪村、花楸村、石牌坊村三个样本为例,目前它们各自都存在着交通不便、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规划未成形、宣传推广不力等问题。左猛告诉记者,以花楸村为例,除了交通不便以外,村落内部还没有宽阔的旅游自驾或骑行线路,同时旅游点位标识少,景区地图少,游览线路缺少专业设计和景点内容介绍;从配套上讲,农家乐数量少,食宿服务不规范、接纳能力有限,没有专门的停车场。
“此外,乡村旅游同质化比较严重,想从平乐古镇抢游客很难。”左猛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是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将旅游产品深度化、多样化。左猛琢磨着,利用花楸村陡峭的地形打造山地蹦极、村落探险、山谷滑落等吸引力较高的旅游项目,才是旅游开发的关键。
而在石牌坊村,屈氏庄园这一具有历史和教育意义的旅游资源多年来却一直 “沉寂”,村外人不来,村内人不去。同样,新溪村整条街道也少有游客出现,当地村民第三产业收入几乎为零。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各村村支书认为,缺人才、缺资金、缺规划是传统村落进行适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困难。“人才问题首当其冲。”何天荣认为,由于大多数传统村落离县城较远,部分甚至远离集镇,交通不便,生活水平较低,不足以吸引优秀旅游专业人才。
同时,缺少资金是核心问题。左猛告诉记者,由于村镇两级基本没有收入来源,资金只能从县上争取。多年来,无论是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存在着资金不足,实际行动难以展开的局面。“住建部下拨的300万元资金用于保护都还不够。没有钱,旅游开发只能是一纸空谈。”左猛说。
“此外,还严重缺少专业旅游公司的评估和规划。”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省三批传统村落成功引入旅游开发公司的还很少,一些旅游开发公司还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后再做决定。
各方建言
分享旅游“蛋糕”传统村落怎样突破重围?
对内完善
新溪村、花楸村、石牌坊村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要想发展旅游业,走农旅结合道路,为村民增收致富,各村村支书都认为要先做好内部完善。以花楸村为例,左猛告诉记者,利用住建部下拨的保护资金,花楸村已全面展开保护工作。“主要方法是修缮、改建、复建、改造和拆除。”左猛翻开《花楸村保护与发展规划》说,“比如修缮是指对于格局与造型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古迹,采取复原维修方式,保持建筑原貌;再比如改造,是指外观形象的改造,例如加盖青瓦坡顶,墙面重新粉刷。”
“石牌坊村主要是周边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石牌坊村支书陈和彬告诉记者,在旅游规划以前,先要解决的是道路整治。计划改造升级村级公路400米。同时,全村还计划提升引用水源质量、改善天然气使用条件、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等。“屈氏庄园外还将打造360亩的绿化景观。”陈和彬说,目前住建部下拨保护资金已到,各项具体保护方案及预算已经完成,正在展开行动。
对外宣传
“在庄园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做好旅游宣传工作,吸引游客前来游览。”陈和彬告诉记者,石牌坊村地主庄园居多,要大力发展教育旅游观光。目前全村计划把屈氏庄园布展成继大邑县刘文彩“收租院”之后的四川第二个教育展览馆,展览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展出具体实物、泥塑以及屈氏家族的生产和生活用品等。
“以前曾办过展览馆,1973年 9月开始筹建,在1974年 4月开馆展出,到1979年夏天的5年时间里共接待工人、农民、解放军、干部、学生等观众27万多人。”陈和彬告诉记者,村上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除了扭秧歌、打腰鼓外,还编排了现代剧《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丁佑君》,很受群众欢迎。
“将屈氏庄园打造成为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川南民俗文化旅游胜地。”泸县文物局局长陈凤贵告诉记者,展览内容将抓住庄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庄园文化为核心,通过奢华生活、历史风云、建筑艺术和川南民俗四大主题展示屈氏庄园的魅力。“很多村民对于当前即将展开的各项保护行动和旅游发展规划都很期待。”陈和彬说,旧庄园保护好了,村子环境变好了,旅游搞起来了,全村还能发展休闲农业办农家乐,村民们就不用外出务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