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生态为媒 旅游“淘金”

好山好水好空气正为江西释放生态红利——

生态为媒 旅游“淘金”

本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江西南昌湾里“七色花海”景区,花开正盛,游人乐在其间。 本报记者 刘 兴摄

3月的江西,处处呈现出如诗如歌的动人画卷。在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0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婺源县旅游委数据统计人员洪健说:“游客纪录又刷新啦,去年双休日最高峰是13万人次,今年早早就突破了20万人次,预计今年前来观赏油菜花的游客将在400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有望超过20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最好的财富。近年来,江西省强力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好山好水好空气开始释放“生态红利”,生态旅游已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

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旅游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江西的好生态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其中,不仅有“空中看江西,快来深呼吸”、“江西风景独好”这些宣传标语的走红,更有不少网友对江西“随便往哪儿看,都是360度无死角美景”、“随手一拍就是山水画”的点赞,让不少人寻思着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江西“深呼吸”之旅。

江西风景有多好?数据为证: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五大水系全部汇入鄱阳湖,是全国少数几个自成生态系统的省域;拥有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湿地公园、婺源、景德镇等国家5A级旅游区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遗产地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湿地公园15处、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6处、国家水利风景区22处、自然保护小区5000多个。

这几年,以生态为媒,江西的生态旅游产业风生水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如以鄱阳湖、仙女湖生态旅游区等为代表的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区,以井冈山生态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山丘森林生态旅游区,以三百山、九连山生态旅游区等为代表的江河源头生态旅游区,还有以南丰、广昌生态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以庐山、婺源等为代表的自然与文化复合生态旅游区。

“通过规划引领、品牌规范、品牌创建,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规划财务处处长邓晓明介绍,早在2010年,江西省就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旅游省级标准,即《江西旅游生态设施规范》和《江西旅游生态行为规范》,对全省旅游设施的节能环保、材料选用、用水标准、用品消耗以及人们的生态旅游行为等设计了内容和打分项目,防止或减少在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让抽象的生态概念具体了,属不属于生态范畴,一对照打分表就能看得出来。”

为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江西省还制定了《江西省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办法(试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推进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去年12月,我们首次发布了全省生态旅游50强乡镇名单。”邓晓明介绍,目前,江西已有婺源、井冈山、鄱阳湖湿地公园3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未来几年,将创建30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00个生态旅游示范乡。

持续追求绿色GDP

对于江西来说,良好的生态是大自然对江西最好的馈赠,也是江西生态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让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是单纯地保护生态,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而是通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绿色生态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量。这已成为江西各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新常态”。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到走上央视荧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江西婺源成了世人皆知的“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婺源旅游为何能这么火?在江西省知名旅游专家黄细嘉看来,关键在于持续追求“绿色GDP”。

婺源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创建193个自然保护小区,规定10年禁伐阔叶林。同时,大力推进以电代柴、改燃节柴和改灶节柴工程。目前,该县建成农村沼气池8000多座,85%以上的家庭实现了以电代柴、以气代柴。作为全省五河源头保护区之一,该县深入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投资96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投资3000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垃圾处理场,并先后关闭近200家木竹加工企业,年均减少林木采伐5万立方米。该县还将“生子植树”、“封山育林”等传统做法纳入村规民约,每年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抚州市资溪县把旅游产业视为“生命产业”,因山亮景、借水造势,树立“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发展理念,严格保护原始生态,建立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全力塑造“纯净资溪”旅游大品牌。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3%,居全省第一。在资溪投资6亿元搞旅游开发的海南商人、资溪大觉山景区集团董事长李启明说:“当年选择资溪,不但看中它的生态,更看中的是它保护生态的决心和执着。景区建设时,连土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

“江西生态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随着我们标准体系的完善,环保能力在不断提高。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传播将使地方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更加有保护意识。”江西省旅发委主任王晓峰说。

从种庄稼到种风景

在江西,不少县(市、区)正依托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抓住江西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有利时机,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设立生态旅游专项基金,激活民间资本,加大生态旅游景区和项目建设力度,支持、鼓励企业或个人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旅游产业成长为“小康支撑”。

南昌市湾里区泮溪村是个“天然氧吧”。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个昔日“好男莫留泮溪湖,山穷水尽等吃苦”的省级贫困村成了当地的富裕村。泮溪村支书杨冬根说,过去村民靠伐木为生,日子越过越苦。如今,封山育林,村民日子却越过越红火。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是位于江中心的一座小岛,四面环水,因盛产棉花而闻名。近年来,随着棉花市场的疲软,棉船的农业优势在淡化。为拓宽村民收入,该镇积极转型,因地制宜将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旅游生态观光农业,老百姓从种庄稼变为种“风景”,吃上了“旅游饭”。

在赣州市上犹县,旅游和茶产业相得益彰,彼此加分。“我们新建了一个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打造了园村等10余个精品旅游点。经过整合打造后,园村乡村旅游收入比往年增加了30%,游客人数增加了5万多人。”江西穗丰园生态旅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有良说。“县里不少原来从事矿业的老板都转行投资高山茶、剌葡萄等产业”。江西上堡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行飞告诉记者,崇义县以高山茶、刺葡萄、南酸枣为重点,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富硒”健康食品产业,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业的“吃”、“购”要素。

“江西80%以上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江西省旅发委主任王晓峰说,力争到2017年,建成300个A级乡村旅游点、1000家星级农家旅馆,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130亿元,带动直接就业60万人。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