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古村落发展旅游与维护精神家园并不相悖

如果不以发展旅游为动力机制,一味强调古村落文化传承和保护,由政府出钱保护,那才会真正把古村落变为如博物馆中僵死的木乃伊标本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在城里的钢筋水泥中憋得快要窒息的城里人跑到乡村去旅游。2000年,西递宏村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人们更是重新认识到古村落的价值,古村落旅游成为乡村旅游中的亮点。

当那些被遗忘、几近凋敝的古村落因发展旅游而重生后,越来越多的古村落开发成为旅游点,破败的古村落开始有了些许生机,曾经消失的民俗逐渐复苏,几近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也因找到了卖点而得到传承……

然而,也有警示声音:“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是让村落成为老百姓的文化和精神家园,而绝不是大张旗鼓地搞旅游开发,打造‘旅游景点’。”在这关乎百姓的精神家园的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以旅游景区为支撑的古村落旅游到底应不应该?

为此,首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古村落为什么曾经辉煌,又为什么凋敝。几千年来,中国的古村落不因王朝更替而衰落,近代却怎么难以成为百姓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必有其原因。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正在迅速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向一个现代化国家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改革开放前,中国有80%以上的居民住在农村,而今农村人口不足50%,而且这一过程还在加速。因此,如果古村落找不到适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去寻找“文化和精神家园”就是缘木求鱼了。

其次,持续几代的乡村自组织体系被打破,曾经以家族为核心的乡村自组织体系具有超稳定的动力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乡绅起着极为重要的维护超稳定体制的关键作用。但是,这种几千年来不曾破坏的乡村“文化和精神”的细胞已经不存在了。

再次,古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如告老还乡制度等,为古村落不断带来人员、物质、金钱、信息和先进的文化等等,这些对于乡村的稳定、繁荣和文化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而今,传统农业文明正在面临城市文明的强大压力,告老还乡等制度已不再有存在的条件,乡村自组织体系不可能重建,传统价值观被彻底颠覆……因此,要想接续古村落文化,必须找到新的支点。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旅游业成了一个让城里人暂时逆向流入乡村的产业,成为古村落存在的“合理性”支点。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随着古村落开发成为旅游点,不仅为古村落找到了经济产业方面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找到了合理性,更重要的是,为古村落不被现代化所替代找到了合理性。

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由于旅游业的开发使得古村落文明变成了蝴蝶标本,变成了博物馆中僵死的木偶,甚至低俗没落的东西开始沉渣泛起。然而,当我们不得不在“消失”和“标本”中选择时,我们只能选择后者,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通过旅游业发展而恢复的古村落多少还有与古村落文化如游丝般一线联系的生机。如果不以发展旅游点为动力机制,一味强调古村落文化传承和保护,由政府出钱保护,那才会真正把古村落变为如博物馆中僵死的木乃伊标本。在蝴蝶标本和木乃伊之间,我们只能选择蝴蝶标本。

当然,发展旅游业绝不是古村落文明传承的唯一方式,对此应鼓励多元选择,多元发展,但至少古村落发展旅游点是在当代古村落传承发展的方式之一。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