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笔头犁头两不误 技精不忘助他人

海南有句俗语:犁头好抓,笔头难握。可有这样一双厚实粗糙的手,既把得住沉甸甸的犁头,也握得住轻飘飘的笔头。

在澄迈县福山镇,农民刘元朝自学书法16年,熟读百家诗经,潜心磨练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农民书法家,他自创的书画五福图已经申请了版权,多次在拍卖会上拍卖,拍卖资金也捐献给了公益事业。

农忙不忘握笔头

出身农家的刘元朝,自小受父亲喜爱书法的艺术熏陶,喜欢抓毛笔写字。无奈文革时期,家里大部分收藏的书法书籍都被搜刮充公,从此以后刘元朝就极少有机会碰到毛笔。

初中毕业后的刘元朝,因家庭贫困无法升学,回家扛起犁头下地犁田,这一犁就是20多年。直到1994年,刘元朝从父亲去世遗留的杂物里翻出了一本古文诗选,又重新勾起了他当年的回忆。“当年父亲手把手教授自己握毛笔,背古诗的情景又重新想起来,自己就有了握笔的冲动。”

在刘元朝的家里,一楼大厅墙壁上挂满了他撰写的各种书法作品,书桌上垒着一层厚厚的报纸,这都是平时用来练字的废纸。“从1994年开始学书法以来,练字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情。”

刘元朝说,他每天都会在家里摆桌练字,久而久之,周边的人都知道刘元朝毛笔字写得不错,每年镇上家家户户的春联,都会请他去写。这给刘元朝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

“我也不知道我练的字在书法界已经到了哪个阶段,就是不停地练,不停地写。”刘元朝练书法的勤奋感染了周边很多人,不少农家子弟在假期期间上门来看刘元朝练字,久而久之,就成了师徒关系。

用书法服务他人

2011年,刘元朝还在家附近开了一间书法小屋,免费指导县里的书法爱好者研习书法,每年用于研习和交流书法的费用都在万元以上。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练书法。“他这几年也指导了镇上不少孩子练书法,有时候还有些附近村庄的农民也来学呢。”隔壁邻居吴大妈说。

2012年4月,刘元朝鼓起勇气,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拿到了海南省给四川芦山地震举办的公益拍卖会上展出拍卖,拍出的6000元全部捐献给了灾区,这让刘元朝再一次体验到了学习书法带来的“成就感”。

“没想到自己的爱好也能给社会创造些价值,这值得坚持下去!”刘元朝高兴地说。2014年,刘元朝自创的书画作品五福图在拍卖会上引起关注,作品整体疏密有致不失大雅,福字字体流畅滚圆一气呵成,体现出这位农民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心安则意顺,不攀比得失就是幸福。

“我练书法的初衷是为了兴趣,这么多年从中悟出一个人生道理,那就是练字也跟做人一样,下笔稳,握笔正,写字不瞻前顾后一气呵成,生活也是如此。”

对书法越来越痴迷的刘元朝,在新的一年有了新愿望,就是创办澄迈首个农家书法屋,让乡村许多和他有同样爱好的农民一起学习书法。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