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一带一路”引导跨界合作拉动非遗产业发展

5月30日,由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投咨委PPP投资中心、中国民族贸易协会品牌工委和北京非物质文化发展基金会合办的“非遗传承·匠心对话——一带一路条件下的非遗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下非遗产业的市场化运营和投融资合作为主线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探讨我国非遗产业全球传播体系建设、国际贸易与服务平台建设的新动向。我国自2011年设置文化遗产日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宣传推广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

在本次论坛中,复旦大学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表示,世界遗产中有一条线路是文化线路,在历史上,宗教传播在丝绸之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西方的宗教、文化在此碰撞,对当地居民的信仰以及今天的遗迹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统计,目前我国非遗文化资源共有87万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51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86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共39项,是全球入选该名录最多的国家。对此,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和平认为,大量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倡议下,非遗文化企业应主动加强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坚持文化自信。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的落实为非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非遗与多种产业结合以实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的传播也是在服务国家影响力的提升。

在推介环节中,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台长李世强指出,大众传播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所要做的是将互联网、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形态融汇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之中,打造一个立体化的传播体系,承担起“一带一路”引导下延续文化命脉和文化生命的责任。

此外,非遗双创活动、非遗创意大赛、非遗产业发展基金、非遗品牌管理平台等多个特色项目在本次论坛发布并达成合作签约。

北京商报记者 宗泳杉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