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当明成祖决定始建北京故宫时,他是否想到这笔文化遗产会留给后世?600年后,当我们的后人驻足故宫,是否能感受到1200多年前先人文化的传承?
今日的故宫是否安好,面临什么挑战?明日的故宫能否留存,会有哪些变化、创新?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回答了记者上述提问。
最大的困扰是参观人数不断攀升
记者:每年到底有多少人游览故宫,古老的故宫会否不堪重负?
单霁翔:近3年来,故宫博物院年度接待观众约1500万人次,比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均高出数百万。紫禁城和馆藏历代珍宝承受着巨大安全压力,防火、防盗、防踩踏、防突发事件永远是故宫人头上的“紧箍咒”。
最大的困扰是参观人数不断攀升,而且淡季与旺季差距非常明显,观众流量曲线图上呈现“双针一峰”图形,即“五一”、“十一”两根针,暑期一座峰。
进入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90%的观众几乎都是目不斜视,一直往前走,急于去看皇帝曾经坐在什么地方、曾经躺在什么地方,再往前走就到了御花园。御花园面积狭小、布局复杂,作为多数观众参观的最后一站,它是故宫博物院中最大“堵点”,不仅影响参观感受,而且极大增加安全隐患。
因此,调整现行参观制度,采取适当分流限流措施、“削峰填谷”,建设“平安故宫”,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
开放区域将扩至65%
记者:故宫只有一部分是对外开放的,观众何时能看到一个较完整的故宫?
单霁翔:随着故宫整体修缮工程的进展,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由2002年的30%已经增加到现在的52%。今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90岁华诞,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拟开放五个新的参观区域,开放区域将达到65%。
即将开放的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和寿康宫在故宫西部区域,其中慈宁宫区域将展出约400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战国跨越到清朝,均为难得一见的珍品。寿康宫将作为原状陈列展室,还原曾居住于此的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的宫廷生活。
故宫东华门保护修缮工程已经竣工,人们可以登上东华门城楼观赏古建筑群。特别是精美绝伦的紫禁城角楼,以往人们只能远眺观赏,将来可以可以进入内部仔细参观这一经典建筑,并观看数字影视作品《角楼》。
位于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侧的宝蕴楼也将于今年修缮完成。宝蕴楼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建成于1915年,其建造历史及建筑风格在整个故宫古建筑群中特征鲜明。
把“萌萌哒”的故宫带回家
记者:从故宫淘宝到《皇帝的一天》App上线,“正襟危坐”的故宫为何变得越来越时尚了?
单霁翔:在大多数公众心目中,故宫博物院的形象是古典和严肃的,其实故宫馆藏中的许多文物,在当年都非常时尚。我们一直在思考故宫文化如何与今天的人们顺畅对话,希望能够用创意,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让故宫博物院更加“接地气”。
“萌萌哒”系列就是故宫文化产品的一个风格。我们希望研发出具有故宫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把故宫带回家”。其中既有根据故宫绘画藏品《五牛图》制作的“铜五牛”摆件,也有“朝珠耳机”、手机壳、书签等时尚用品。
文化创意产品的另一种形式是新媒体和数字化建设。目前,故宫博物院已自主研发并上线了三款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和《皇帝的一天》,并还将陆续上线新产品。“故宫淘宝”官方旗舰店有约200件以故宫元素设计的各类文创产品在线销售。
让故宫和观众都有“尊严”
记者:如何实现将壮美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我们提出让故宫和观众都有“尊严”。600年的紫禁城、180万余件贯穿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文物藏品,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保证它们以安全、健康的姿态传承下去;同时,每年1500万观众来到故宫,应当享受到和谐的参观环境和深刻的文化体验。
持续7年的大规模藏品清理工作,使馆藏文物数量从100万件增加到180余万件,每一件实物和目录准确对应,第一次向国家交上一份翔实的文物账目;2014年正式实行周一全天闭馆,“连轴转”的紫禁城和文物藏品得以喘息;禁烟、禁打火机“入宫”,开放区内禁止机动车辆驶入;“平安故宫”工程全面启动等,都是为了保护好文化遗产。
通过公益性和人性化的细节,让观众有尊严。如旺季增加洗手间,特别是女性洗手间的数量;增加对文物建筑无害化的照明,观众再不需要把脸贴在玻璃才能看清;增加开放区域座椅,设立服务中心,提供免费饮水、轮椅等服务。
今年通过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拟试行全年每天限定接待观众8万人次、淡季网络预售门票半价优惠、禁止导游使用扩音设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