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题公园:外国的都来了,中国的哪里找
迪士尼主题公园
派拉蒙主题公园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
2015年,上海迪士尼、Hello Kitty度假园、韩国乐天世界、东方好莱坞、环球主题公园等8个超大规模的主题公园将竞相在中国开业,中国孩子不用走出国门就能与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们一起玩耍……然而,当中国孩子们陶醉在外来文化中时,我们不能不担忧主题公园的状况……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娱乐休闲的需求不断增长,各种娱乐产业大量涌现。2015年,上海迪士尼、Hello Kitty度假园、韩国乐天世界、东方好莱坞、环球主题公园等8个超大规模的主题公园将竞相在中国开业。隐藏在这些主题公园狂欢景象背后的是巨大经济利益和文化的倾销和渗透。当孩子们在这些以国外文化内容和素材为主导的主题游乐园里向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Hello Kitty、变形金刚、小黄人、神偷奶爸、哈里·波特等挥手致意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伙伴”?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宝藏,五千年的文明蕴含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素材,可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本土的经典主题公园及衍生文化产品?本土的主题公园为何会转瞬即逝,没有形成经典品牌?本土的主题公园又该如何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
以迪士尼为首的欧美主题公园带走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1955年,沃尔特·迪士尼成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主题公园这种形式很快风靡全球,出现诸如布希公园、欧洲主题公园、加达云霄乐园等世界知名的主题公园。这些主题公园综合多种现代影像、声音、光波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娱乐、时尚、潮流的主题故事,让游客成为故事中的人物,身临其境体验魔幻、刺激、娱乐、惊栗的故事情节。游乐园的机械让位于精彩的故事,简单的身体休闲让位于身心合一的彻底狂欢。这些主题公园以儿童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每吸引一个儿童,其背后就多出两个甚至多个消费者,再加上口碑营销和衍生品推广,一个儿童将带来5-10人以上的翻倍消费,从而带来基数庞大的忠实游客。
中国主题公园仅有10%赢利
让人担忧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主题公园更关涉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只知道钢铁侠、小黄人而不知道自己国家的神笔马良、黑猫警长、孙悟空,那是多么让人遗憾的事情。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从娃娃抓起,不能仅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的主题公园又是怎样的?
我国的主题公园发展之路较为曲折,目前尚处于探索期。1989年9月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拉开了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序幕。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主题公园的数量超过2800家,投入资金超过3000亿元。然而数量虽多,质量却不容乐观。据调查,中国的主题公园70%亏损,20%持平,仅有10%赢利。1998年,耗资10亿元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福禄贝尔主题公园宣布倒闭;1999年,投资5亿元的广州番禺飞龙世界倒闭;2004年10月,著名的东方乐园停业。
简单模仿,缺乏创新是国内主题公园难以成功的原因
这些大手笔投资的主题公园相继倒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造成中国主题公园经营惨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没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国内的主题公园缺乏创新能力,在主题选择上趋同化,主题内涵单一,缺乏有影响力的主题故事,导致游客重游率低。许多主题公园仅是对成功案例运营模式的表层模仿,如国内西游记主题公园曾一度遍地开花,大大小小有上百家,这些主题公园在开业之初盛极一时,随后便转瞬即逝。其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主题公园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和周密考察,一味在投资规模上盲目求大。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成功之后,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类似的主题公园景区就有40多个。这些主题公园大多是在现有公园基础上仓促改进,基础薄弱。再次,主题公园的利润增长点单薄,互动性较差,并且缺乏餐饮、住宿、吉祥物等配套衍生品。此外,地方政府没有科学的考察本地的客观环境,没有全局思考,一味地追逐利益,仅把建设主题公园当成快速致富的途径,极度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经营模式,最后必然失败。
从本土文化中发掘主题,形成产业链才是发展之道
那么中国自己的主题公园就做不大、做不强吗?显然不是。主题的选择对主题公园至关重要,主题不光对主题公园,对整个文化链条都能起到火车头的作用,上述国外的主题公园以影视为主的居多,这类主题公园的受众最广,认可度最高。因此,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应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做深度挖掘,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花木兰”等古代神话、寓言、名人故事都可以成为中国本土主题公园的故事素材。只有建设以精彩故事为核心的独具个性的主题,整个公园才能严格围绕一些主题进行规划、设计。此外,主题公园内的建筑、环境、绿化、装饰、休闲设施等也要与主题保持一致。当一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主题出现了,当这些形象形成规模了,当这些故事家喻户晓了,当这种精神感染广大观众了,我们又何需再请外来的和尚?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