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不文明的"随手拍"能管住不文明吗?

据媒体报道,一支超过百人的队伍,目前正在深入甘肃的各大旅游景区、机场、车站、城市广场等游客集中场所,在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宣传活动的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对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的“重任”。但10余天过去了,拍或者不拍、曝光或者不曝光,让部分成员和组织者感到纠结。

活动的组织者本来希望通过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随手拍”活动,将“案例、照片、视频等集中曝光,形成声讨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浓厚氛围,然而“随手拍”没见到成效还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如今,“随手拍”式的监督随处可见,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随手拍”,可以得到454,000篇结果,其中不少都是媒体或相关政府部门发起的活动:如“发现污染随手拍”“随手拍曝光交通违法行为”“随手拍抽烟”“随手拍害人井”“随手拍餐桌上的浪费”……由此可见,“随手拍”作为一种对不文明现象的监督方式深受欢迎。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每个人都成了记录者、传播者,并拥有自己的受众。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拍照上网变得简单容易。这些条件成为“随手拍”迅速兴起的土壤。同时,“随手拍”式的监督大大满足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需求和热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监督他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尽管“随手拍”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不代表这种监督方式没有缺陷。就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路培国一游” 让扬州大学即将毕业的路培国无辜躺枪。一名叫“路培国”的游客,因在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上刻字的不文明行为引发舆论关注,更有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后对扬州大学同名的路培国进行侮辱。

“随手拍”不文明现象的本身没有错,“随手拍”是公民行使举报权、监督权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方式,对于促进社会良好风气和维护社会秩序是有益的。囿于工具性、价值中立性等特质,“随手拍”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其可能遏制不文明行为,但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监督不文明行为时,直接呵斥、语带讥诮、居高临下、偷偷拍照……这样的态度和方式不仅不能制止不文明,还会走向文明的反面。拍摄者和组织者在使用“随手拍”的照片、视频惩治不文明行为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平衡,不能以“文明”的名义助长“围观暴力”。

面对不文明现象,拍照曝光是最佳的监督方式吗,有没有尝试其他途径?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文明进步,律人要先律己,莫要让“随便拍”成为文明的绊脚石。(郭艳)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