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正文

为红色旅游发展点赞

11月9日,“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火炬汇集仪式”在延安举行。图为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点燃主火盆。 本报记者 刘亚湖 摄

回顾十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我欣慰和感动之余,不由想到《环球时报》近日那篇颇有见地的社评——《让大家玩好,中国将再上大台阶》。把玩好和上台阶联系在一起,不是故作惊人之语。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确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越来越与人的幸福指数提升、综合素质进步形成重要“观照”。换言之,正像文章针对当下的发展背景所指出的,“在中国经济增长下行期间,旅游作为一个难得的强劲元素在以近乎裂变的方式逆冲,一再制造高潮,像是个力挽狂澜的坯子。中国一定要重视它,看准它,为它的成长壮大不断开辟崭新的空间。”红色旅游,是这个“难得的强劲元素”中更加难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可忽视的要素。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其深意,就是使其成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事实上,红色旅游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发展,说开辟了一条与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亦不为过。

十年来,红色旅游发挥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的重要功能。依托红色旅游景区,结合建党、建军、建国、抗日战争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坚持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涌现出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影视、演艺、歌曲等作品,繁荣发展了红色文化。

十年来,红色旅游塑造了一个响亮的品牌。红色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旅游活动之一,年接待游客由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9.07亿人次,年均增长16%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红色旅游十年累计游客超过40亿人次。红色旅游的发展,推进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

十年来,构建了覆盖全面、较为完善的红色旅游体系,以经典景区为主体的产品体系日益完善,249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培育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拓展红色旅游线路180多条。红色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十年来,实现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保护和修缮大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挖掘和整理了大量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献,建设一批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把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十年来,拓展了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红色旅游发展给革命老区带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老区人民通过为游客提供交通运输、土特产销售、餐饮住宿等服务,增加了收入,使大批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强了老区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效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无疑,红色旅游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比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统筹发挥“教育与富民”的综合功能;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坚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坚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等。这些经验,在各地红色旅游发展实践中都有着更为丰满的诠释、更为生动的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还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新的发展阶段,给红色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赋予了新的使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努力推进创新发展。我们期待,有关各方认真总结红色旅游的若干经验,为推进旅游“515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研究制定“十三五”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使红色旅游以“+”的方式,进一步释放教育功能、社会效益、促进消费、产业关联等综合效益。

回望来路,我们感慨万千;前瞻远方,我们信心满满。当今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需求、最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或许,当我们多年后拥有了更可欣慰的成绩时,才会知道今天的所有付出,都是一篇精彩的佳话。 mg电子游戏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